相关数据包




有网友问我,孩子要不要背一些好词好句,我问他什么是好词好句呢?他回答一些优美的词句呗。什么样的词句才是优美的词句呢?答曰:好的词句…… 其实他也说不清楚。
那究竟什么才是好词好句呢?
比如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文字就是好词好句——
春天,树叶开始闪出黄青,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,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。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,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。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,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,而那萌发的叶子,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。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,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……
没错,这确实是优美的文字,这段文字出自课文《雨的四季》(刘湛秋)。
但是很多人可能就不认为下面的话是优美的句子了——
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,看着窗外的树叶“刷刷拉拉”地飘落。母亲进来了,挡在窗前:“北海的菊花开了,我推着你去看看吧。”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。“什么时候?”“你要是愿意,就明天?”“好吧,就明天。”我说。我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。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,一会儿站起……
展开全文
在课堂上我问:哪些句子你觉得写得好?
“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”、“我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”,还有“窗外的树叶‘刷刷拉拉’地飘落”同学们回答。
这些无疑都是很优美的句子,因为它在文中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。
但是没有人提到“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,一会儿站起……”这句话,因为这样的句子似乎连一年级的孩子都会写,而这看似平淡的句子,含义极其丰富——母亲“一会儿坐下,一会儿站起”这一动作行为,是其内心的兴奋、喜悦、激动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一种外在表现,儿子因双腿瘫痪对生活已失去了信心——“我可活什么劲!”但今天终于答应我去看菊花,表明他已经开始对生活有了希望,这让母亲怎能不激动?怎能不喜出望外?所以母亲高兴得不知道怎么好了——“一会儿坐下,一会儿站起…… ”
因此我们说,词句本身无所谓好坏,关键看如何运用,运用得好即是好词好句。我们要理解并学会运用词句,使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。
再比如朱自清的散文《背影》里有一段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场景描写——
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,穿着黑布大马褂,深青布棉袍,蹒跚地走到铁道边,慢慢探身下去,尚不大难。可是他穿过铁道,要爬上那边月台,就不容易了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,两脚再向上缩;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,显出努力的样子。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,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。
这段文字,没有华丽的辞藻,语言非常朴实,但正是如“攀”“缩”“倾”这些动词,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,也正是这份艰难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最真挚的爱……
所以我们主张学生读整篇文章和读整本书,在此基础上注意积累,而不是单纯地去背所谓的好词好句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